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Android系统性能演变历程
阅读量:7222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9

本文共 120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hot3.png

Android系统是一个开源的、可自由定制的移动系统,但是绝对自由也意味着更加混乱。Android第三方定制造成Google无法对其进行控制,加上第三方应用无节制的耗费系统资源,直接后果就是Android手机各种卡顿和耗电。
为解决这一弊病,Android也做过多种尝试:
     2012,谷歌在I/O大会上发布了Android4.1 (
Jelly Bean),推出黄油计划,主要是通过GPU绘图来提高系统的流畅性。虽然后面Android的体验有所改善,但是相比iOS和WP还是望尘莫及。
     2013,谷歌在I/O大会上发布了Android4.4 (
KitKat),加上了ART的预编译技术,以空间换时间,提升用户体验,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。
     2015,Android M终于出来了,这一次谷歌似乎明白了,要想解决这个问题,还得从第三方应用下手,通过限制第三方应用在后台的活跃来降低系统内存的消耗,加上Android5.0彻底放弃
Dalvik,应用只能以ART模式运行,所以这次的性能提升值得我们期待。
     Android M的Doze 机制,也就是现在大家讨论比较多的 “墓碑机制”,但是Android本身是一个开源开发的多任务系统,所以完全的墓碑机制并不适合Android系统,Android使用的叫做 “活埋机制”,
即:
Android M对于一些非社交(或者说是黑名单)的APP采用无视的方式,屏蔽网络,唤醒和定时任务也被忽略或推迟。当然,这些APP可以继续在后台运行,但是啥也干不了。而且Doze模式启动条件也比较苛刻,首先需要一个小时的等待期,在屏幕关闭半小时后开始进行『大幅度运动监测』,接下来半小时内无大幅度运动才会进入Doze模式。
Doze模式不会强制杀死应用,而是加强了后台唤醒的管制,但时白天并不会起太大的作用,在长时间待机状态的晚上才是Doze模式发挥作用的时候。所以Android M的Doze模式并不是墓碑机制,下面也解释一下“墓碑机制”:
“墓碑机制”通俗的讲就是伪多任务,当一个应用被切换到后台时,系统就会自动杀死,并把该应用切换后台时的状态自动记录,当再切换回来时呈现的是杀死应用时的瞬间状态,系统会把应用还原成被杀死前的状态,就好像它从来没被杀死过一样,虽然应用重新读取速度比重新启动速度快不了多少,但是可以通过系统动画进行视觉弥补,让大家察觉不到。而Android应用即便是切换到后台也会照样运行联网,系统不会有限制。
由于Android特性,所以这种模式不能完全适应Android系统,否则Android的消息推送将会瘫痪,虽然Google提供了GCM的云服务,但是在中国这个服务是一种完全蛋疼的状态。而第三方定制系统是否能接受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。期望Google早点进入中国。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xuyuqiang/blog/661400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Python之路番外:PYTHON基本数据类型和小知识点
查看>>
转:matlab+spider+weka
查看>>
步步为营 .NET 设计模式学习笔记 十五、Composite(组合模式)
查看>>
angular通过路由实现跳转 resource加载数据
查看>>
python try except, 异常处理
查看>>
字符串中的各种方法
查看>>
创建文件夹、新建txt文件
查看>>
js form表单 鼠标移入弹出提示功能
查看>>
LFS7.10——准备Host系统
查看>>
Redis.py客户端的命令总结【三】
查看>>
mac 安装secureCRT
查看>>
/var/adm/wtmp文件太大该怎么办?
查看>>
反应器模式 vs 观察者模式
查看>>
Algernon's Noxious Emissions POJ1121 zoj1052
查看>>
iOS-数据持久化-对象归档
查看>>
iOS开发UI篇—程序启动原理和UIApplication
查看>>
MUI 里js动态添加数字输入框后,增加、减少按钮无效
查看>>
python pip 更换国内安装源(windows)
查看>>
结对编程2后篇
查看>>
oracle exp 和 imp 数据和表结构互相独立导出导入
查看>>